峰溪探索2008年起发各网站博文仍公开留存的尽量链接,其余(包括原发人民网强国博客和新华博客独有的)博文将陆续补发。接受批评意见邮箱hzzz999@yeah.net




      峰溪探索网站内容系个人经历中的原创,包括自然与生理、社会与心理、峰溪综合及个性化表达……宏观与微观的联系……社会环境……只讲钱的后果……光明的境界是以理服人……回看人心向背——信仰——追求真实、智慧、美好——为了早日进入理想社会……走过的路……阳光照耀的云彩在变换……




前后篇文章请在本页底部或全文末点击进
人心向背(一)5【11】:(相持阶段/国民党部队战例)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场简辑
来源: | 作者:hzzz999峰溪探索 | 发布时间: 2021-11-17 14:31:26 | 149 次浏览 | 分享到:

人心向背(一):(相持阶段/国民党部队战例)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场简辑

人心向背(一):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场简辑(相持阶段/国民党部队战例)

11、国民党部队在战略相持阶段的战例

(1939年3月17日-5月9日)南昌会战(由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罗卓英率部抵御日军有限攻势)。中日正面战场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进行了任务划分。驻武汉地区日军成为唯一对中国进行野战攻击的部队,与湖南、江西、广西地区扼守西南大后方的中军主力部队形成对峙并寻机攻击。5月3日(和次年5月18日)对重庆进行了大规模战略轰炸,企图以军事打击配合政治诱降迫使重庆国民政府投降。日军因占领地广,兵力分散,采取了转攻为守,实施反消耗战。南昌是中国方面集结重兵的战略基地,掩护联系第3、9战区的战略运输线(浙赣铁路),中国飞机经常由南昌机场前往轰炸日军长江中的军舰。日军在南昌附近修水防线遭受重大伤亡后使用毒气突破中国防线。南昌失陷后,第3战区与大后方的运输只能依赖浙赣两省公路线。国民党军在南昌会战中有了改单纯防御为攻势防御的意识(中国共产党对国军轻视运动战和游击战的简单防御多次提出意见和建议,国民党军在以后会战中也采纳了部分)。


(1939年5月1日-24日)随枣会战(恢复战前态势)。


(1939年11月-1940年11月)桂南会战。中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指挥,陈诚、李济深为监军。日军(从广州等地往北对第四战区发动进攻)1939年11月24日占领南宁,12月4日占领昆仑关并据守(包括外围高峰坳),断绝了从越南至广西的国际援蒋运输路线。


昆仑关战役(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是桂南会战的核心战役,蒋介石决定投老本,调其最精锐的第5军(抗日战争中建立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担负昆仑关战役主力。军长杜聿明制定了“关门打虎”的包围全歼战术。戴安澜第200师、郑洞国荣誉第1师正面主攻,在昆仑关主攻阵地上,郑庭笈的迂回部队集中火力猛击九塘公路边大草地上集合开会的日本军官,致死伤惨重后不得不空投军官补充作战。12月30日第三次攻克昆仑关,歼灭日方第21旅团5000余人,21旅团班长以上(包括少将旅团长)军官死亡达85%以上。昆仑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罕见的一场成功的正面攻击战。第五军以重大伤亡夺回昆仑关调后方整补。桂系友军接手防卫后,日军再度攻占了昆仑关与南宁(因对日军战略意图判断错误,会战中桂系、黄埔系将领均作战不力,战后惩处将官数目是抗战史中首位,白崇禧、陈诚等12名将级军官遭受降阶或革职)。滇缅公路开通后(西方援华动线更难摧毁),日军随之主动撤离了失去军事与战略价值的南宁。


(1940年3月12日汪精卫发表所谓《和平宣言》,要求重庆方面抛弃成见,立即停战。3月15日八路军、新四军将领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发表《讨汪救国通电》。3月30日汪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林森发表广播演说,斥责汪精卫卖国罪行。)


(1940年5月1日-6月18日)枣宜会战。日军发动枣宜会战为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第五战区分左、中、右三个集团军与日军决战。张自忠5月1日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5月16日张自忠数次中弹多处负伤至壮烈殉国(国葬、牌位入祀忠烈祠并列首位),日电台称:“我皇军第三十九师团官兵在荒凉的战场上,对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奉上了最虔诚的崇敬的默祷,并将遗骸庄重收殓入棺,拟用专机运送汉口。”枣宜会战后,国民政府丢失了鄂北鄂西江汉平原富裕产粮区。日军在宜昌取得前进基地,修建飞机场(对重庆等大后方进行轰炸)。加上欧战的不利形势,中国抗战进入最危险时期。


(1940年7月毛泽东发表《团结到底》一文,号召抗战到底,团结到底。日本政府8月1日公布《基本国策纲要》,鼓吹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


(1941年3月14日-4月9日)上高会战。第9战区部队以第19集团军为主力诱敌深入,在上高为中心的10多个县广阔区域与日军展开大规模会战。国军以劣势装备打败了装备优良的日军,会战结果恢复战前态势。何应钦称上高战役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74军获“飞虎旗”军队最高荣誉。第十九集团军战后总结了取胜的重要因素,包括“民众用命,彻底破坏敌之交通”和“后方勤务良好”(中共地下党员和上高县长黄贤度密切配合,组织了约四分之一的上高百姓冒死支前捐粮、运送给养、弹药、伤兵等,不少人还直接参战)。


(1941年5月7日-6月10日)中条山战役。战前,第一战区卫立煌二十六万大军与日军四个师团对峙,长期坚守中条山防线(自称“东方马其诺防线”)。战时,日军增兵至七个师团超过十万部队,国军却降到十七八万人(按蒋要求抽调部队去反共,卫立煌因拒绝反共摩擦,受胡宗南等排挤,于1941年春到重庆述职后,被蒋软禁在峨嵋山未归)。国军上下层均无应战准备。5月7日傍晚,日军由东、西、北三面“以钳形并配以中央突破之方式”进犯中条山地区。国军阵地被围后出现“断粮三日”绝境!很快就失去统一指挥,各自为战。少部能顽强抵抗,大多是不顾友邻拔腿就跑,甚至轻易降敌。据日方战后资料,国军“被俘约35000名,遗弃尸体42000具,伤亡超过十万。日军损失计战死670名,负伤2292名”。蒋介石称此役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1939年9月14日-10月;1941年9-10月;1941年12月-1942年1月)长沙会战。1939年10月1日正式任命薛岳为第9战区司令长官。日军为抓紧对苏战争准备,力图在现有兵力情况下,不以“占领地方”及“夺取物资”为目的,尽最大可能摧毁重庆政府战力,以达诱降目的。


[1941年4月17日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第一批价值4500万美元援华军用器材。25日美、英与中国签订平衡基金协定。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6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指示。7月26日英美宣布冻结日本(在英美)资产。8月1日美空军志愿队(即飞虎队)成立(总指挥陈纳德)。10月10日美国借给国民政府5000万美元(“中美外汇平准基金”)。12月7日(日海空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一次长沙会战日军使用毒气攻击中国军队。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9月27日攻入长沙后仅3天就被迫撤退。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配以空军、炮兵、坦克及海军舰艇,从岳阳进攻长沙,同时从南昌实行佯攻。湖南民众以“焦土抗战”、“与日俱亡”的悲壮气概,一夜之间便使日军无法在战区内获得一粒米一根草,所有大小公路也沟堑纵横。日军坦克、牵引车、野炮、重炮均不能通行。12月31日攻入长沙市区(展开巷战)的日军,因无援兵无补给(靠空投)后狼狈逃走。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令西方对中国刮目相看。美国政府以最快速度通过法案,1942年2月2日拨给中国5亿美元信用贷款;英国政府也立刻通过决议给中国5000万英镑,作为法币的平准基金。


[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印、加、荷等代表在华盛顿签署《26国公约》,后称《联合国宣言》。1月3日反法西斯同盟国宣布:蒋介石任中国战区(包括泰越)盟军最高统帅。史迪威后调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该区美军司令。4月8日美机试航开通驼峰航线(中国获得外援的最重要航线)。]


(1942年5-9月)浙赣战役。第三战区(顾祝同)、第九战区(薛岳)部队参战。5月28日酒井直次中将被地雷炸死,成为日本侵华以来第一个战死之师团长。日军散播霍乱、伤寒、腺鼠疫及痢疾病原体。第三战区丧失战斗力(日军记载第三战区阵亡40188人,被俘10847人)。国民政府丢失(蕴藏大量战略资源的金华、兰溪、武义等)大片土地,浙赣两省的机场被彻底破坏,日军基本达到了“没收与破坏铁路设施和器材以及其他培养战力的各种军事、政治、经济设施和资材”、抢掠物资,并掳劫青壮年等“以战养战”目的。


(1942年3月-9月16日第一次远征)滇缅路战役。1941年12月23日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后,组织了中国远征军。第一次跨境远征的先头部队戴安澜第200师对抗(3月8日攻陷仰光后攻打缅北的)日军。在固守同古(今称东吁)时,(英军作战消极未打招呼就大撤退)同古侧翼暴露,陷4倍敌兵包围和缺粮弹无援兵,戴安澜写信致夫人:“因上面大计未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并带头立“坚守”遗嘱。同古保卫战200师连续作战12昼夜,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伤亡2500余人,歼敌5000余人。杜聿明(不理会史迪威反对他学英军“不打招呼就撤退”的做法)决心放弃同古会战计划,命令新22师在南阳车战发动佯攻,掩护第200师3月29日晚撤退以保全战力。4月19日(4时-15时),新38师师长孙立人、副师长齐学启和113团团长刘放吾指挥不足1千的兵力,前仆后继反复肉搏拼杀,击溃任安羌油田日军1万3千人,以寡救众--使英军7000多人和被日军俘虏的英缅军官兵、英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等500多人脱险,英军个个竖起大拇指高呼“中国万岁”。4月底日军攻佔臘戌,后龙陵、密支那、腾冲(怒江以西大片地区)落入日军手中,退回怒江东岸的远征军与日军隔江对峙至9月16日战役结束(中国远征军71军依怒江东岸设防据守两年之久)]。杜聿明为避免日军从南北包围歼灭远征军,下令(第93师在右翼掩护)各部队自寻生路分路回国。5月16日戴安澜在撤退中负伤,5月26日殉国。第5军在翻越野人山时迷路,很多人因为饥饿、疾病死去,还有一些人因为忍受不了折磨而自杀。直到被一架美军飞机发现,盟军在野人山上空投下电台、粮食、药品,这支军队才走出野人山改道去了印度。新38师奉令为第5军殿后,孙立人没有听从杜聿明命令(避开野人山),自主向西撤往了印度。新38师是第一次远征结束之后唯一保存建制的部队。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出动103000人,伤亡56480人(绝大部分是在胡康河谷和野人山)。日军伤亡约45000人,英军伤亡13000余人]。


[1942年6月4日中途岛战役,美国海军以少胜多击退日本海军攻击,战局出现有利于盟军的转折,日本开始在太平洋战场丧失战略主动(制海、制空)权。8月7日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同月,在东南亚战场的日军占领缅甸,封锁了滇缅公路。国际援华运输线作战物资只能由“驼峰航线”输送。在苏德战场,7月17日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


(待续)


注:基本资料来源请阅:

http://hzzz999.home.news.cn/blog/a/010100192D680C5E7CD87B3F.html

[1942年6月4日中途岛战役,美国海军以少胜多击退日本海军攻击,战局出现有利于盟军的转折,日本开始在太平洋战场丧失战略主动(制海、制空)权。8月7日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同月,在东南亚战场的日军占领缅甸,封锁了滇缅公路。国际援华运输线作战物资只能由“驼峰航线”输送。在苏德战场,7月17日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