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溪探索2008年起发各网站博文仍公开留存的尽量链接,其余(包括原发人民网强国博客和新华博客独有的)博文将陆续补发。接受批评意见邮箱hzzz999@yeah.net




      峰溪探索网站内容系个人经历中的原创,包括自然与生理、社会与心理、峰溪综合及个性化表达……宏观与微观的联系……社会环境……只讲钱的后果……光明的境界是以理服人……回看人心向背——信仰——追求真实、智慧、美好——为了早日进入理想社会……走过的路……阳光照耀的云彩在变换……




前后篇文章请在本页底部或全文末点击进
人心向背(一)4【7】:(1938年的游击战和根据地)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场简辑
来源: | 作者:hzzz999峰溪探索 | 发布时间: 2021-11-17 14:31:17 | 149 次浏览 | 分享到:

人心向背(一):(1938年的游击战和根据地)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场简辑

人心向背(一):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场简辑(1938年的游击战和根据地)

7、1938年的游击战和根据地

“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守后”,几乎“各县政府的人员,都已逃散一空。在这个广大区域中”,“呈现出兵燹之后的荒凉景象。”(注一/1)1937年11月11日,朱德、彭德怀总副司令在山西和顺县石拐镇召开军事会议,对于“控制一部兵力,担负起袭击日军的任务,大部兵力分散到各地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抗日武装,利用我们同阎锡山的统战关系,在山西省全省建立我们的根据地”(注二)的战略决策作了具体部署。


1938年2月4日、5日八路军总部连续发出破袭同蒲、平汉、正太等铁路和邯(郸)长(治)公路的作战命令。各部的破袭战有效支持了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作战。


2月17日朱德、彭德怀应邀参加了卫立煌、阎锡山召开的二战区土门军事会议,共同制定了东路军、南路军、西路军对敌作战计划[3月2日,二战区正式任命朱、彭为东路军(包括南路军所属部队)总副指挥,3月15日东路军总部移驻山西沁县小东岭村]。


徐州会战开始后,2月中旬日军集中约5万余兵力,“对京汉线方面,黄河北岸地区及山西省南部推行平定作战,并确保占领地区的安全”。2月27日分别占领黄河东岸啧口镇和军渡。28日攻陷晋南重镇临汾(基本实现了“田”字形作战计划对山西第一期的军事进攻)。3月6日毛泽东电示八路军第120师,集中主力攻击日军一路,打破其对晋西北根据地的围攻。同天,日军占领曲沃,后又南侵芮城、平陆、风陵渡,企图抢占黄河天险各渡口(执行黄“河北戡定作战”方略,围歼八路军于黄河北岸),直接威胁潼关、西安和陕甘宁边区(注三/1)的安全。


八路军留守兵团河防守备部队在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动员边区军民全力支援下,阻击和从侧、后袭击日军(在炮击、飞机掩护下并投掷毒剂弹) 数次强渡黄河(1938年至1942年击退日军西渡黄河进行大小战斗100余次,在八路军黄河以东部队配合下,千里河防始终未被日军突破)。(1938年3月16日-19日)八路军115师(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所属343旅(陈士榘、肖华、杨勇等旅、团首长指挥)686、685团在午城、井沟、张庄等地猛袭了(企图侵占黄河渡口进犯陕甘宁边区的)大宁日军主力的后援。午城战斗共歼日军1000余人(八路军伤亡500余人),焚毁汽车60余辆,缴获骡马200余匹及大批军用物资。(1938年3月-4月1日)八路军第120师收复日军侵占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宁武等7座县城,歼日军1500余人,缴获长短枪200余支、汽车14辆、骡马100余匹(120师伤亡600余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1938年3月-4月)历时24天的易涞战斗收复涞源及易县广大地区,进行大小战斗40余次,毙伤日军1400余人。129师主力用“突然袭击的进攻”战术(注三/2),在地方游击队和广大群众配合下三战三捷[2月22日在正太路东段,包围旧关村,设伏长生口,消灭了一个加强警备中队,俘虏队长后,随即回师廊长公路打击日军;3月16日769团一部袭击黎城,386旅主力设伏神头岭,诱歼由潞城出援步骑兵15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300余支;3月31日又在黎城、涉县间的响堂铺地区设下伏兵,徐向前副师长亲临火线指挥,将由黎城东开的日军运输队全部歼灭。响堂铺伏击战毁敌汽车181辆,缴获迫击炮4门,轻重机枪12挺,步枪700百余支,击毙日军森木少佐及士兵共400余人]。八路军对日军兵力的钳制,支持了津浦线台儿庄、临沂等国民党军的正面作战。


华北日军深感“该地的共军,扰乱我占领地区,其威势已不容轻视”,日军大本营决定在晋东南进行一次大规模驱逐消灭八路军主力的围攻。朱总司令和129师刘、邓、徐多次碰头研究,判定日军近期有大举动(从神头岭和响堂铺战斗所获日军文件,从报刊和检查过的日军俘虏家信及日记中,得到许多可靠证明;又以各级侦察员猎获与探悉的情报,进行了认真论证)。3月24日八路军在小东岭村召开了东路军高级将领军事会议(注四)。4月8日,日军迅急集结3万多兵力。准备以九路分进合击“肃清山西”、“歼灭共产党武力”,妄图实现其对晋东南小十字架式分割占领。日军还大肆开展政治宣传,利用飞机散发恫吓性宣传品。面对日军强大军事与政治攻势,晋东南地区国共两军20个师的东路军,在“以次要兵力钳制敌之数路,而以主要兵力对付敌之一路”的原则下,首先选择对粉碎敌之围攻具有决定意义,且已被削弱的敌之主要一路,适时集中兵力于运动中歼灭之。长乐村战斗是粉碎敌九路围攻战役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仗(共歼日军2200余人,自伤亡800余人)。在击破敌之主要一路,震撼其他各路后,日军纷纷撤退。至4月29日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役共毙伤日军4000余人,八路军伤亡2000余人。收复县城19座。东路军中的国民党军队也和八路军一道英勇杀敌.没有象阎锡山指挥的西路军那样仓惶逃遁。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明确指出:“抗日战争中,正规战争是主要的,游击战争是辅助的。”但是,抗日游击战争“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只有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集合了很多,”“才能达到战略持久的目的,一方面争取时间加强抗战力量,同时促进和等候国际形势的变动和敌人的内溃”。在“广大的被敌占领地区发动普遍的游击战争,将敌人的后方也变成他们的前线,使敌人在其整个占领地上不能停止战争。”“然而,没有根据地,游击战争是不能够长期地生存和发展的,这种根据地也就是游击战争的后方。” 


1938年的部分典型游击战例还有:


奇袭麻洋镇。1938年4月18日新四军某部一营二连和抗日游击队获秘密情报后, 兵分三路向麻洋镇上、下堤街和后街包抄过来。“神枪手”著称的田昆政委打哑敌机枪,掩护几名战士炸毁碉堡,游击队三路人马迅速攻占麻洋镇获全胜。


马鞍山伏击战。1938年5月23日八路军第120师358旅张宗逊旅长率716团和旅直属队奉命北上进入雁北洪涛山区一带寻机打击日军。5月22日,在熟悉地形的当地群众带领下,选择刘家口内道路最窄的马鞍山地段进行伏击,并严密部署:疏散附近村庄的群众,封锁消息,挖断公路,埋上地雷。23日晨,62名日军押着7辆汽车(满载白面、大米、猪肉、罐头等)向平鲁县开进。日军进入刘家口山坳先向两侧射击,火力侦察无动静后,汽车开到马鞍山下即遭伏击。一个多小时战斗结束,毙敌61人,炸毁军用汽车6辆,缴获步枪60余支,机枪2挺,迫击炮2门,以及6辆车上的全部物资。


韦岗战斗。1938年6月15日夜,新四军先遣支队奉第三战区命令,破坏了南京至镇江间下蜀街京沪铁路一段。完成破路任务后,于16日发现镇江至句容公路上日军汽车往来频繁,(由粟裕率领共400余人的)先遣支队决定在镇江西南15公里的韦岗设伏。粟裕专门挑选了几十个精悍的战士,于17日2时冒着大雨从下蜀后山出发,于8时左右刚到达韦岗伏击地域,日军(野战重炮兵)30余人分乘5辆汽车就由镇江方向驶来。经半小时激战,击毙日军土井少佐、梅泽武四郎大尉等13人,伤日军8人,击毁汽车4辆,缴枪数十支。战斗结束约半小时后,日军大批增援部队从镇江方向赶来时,先遣支队已安全撤离战场。这是新四军进入苏南敌后抗战的第一战。


东坞岭战役。1938年7月底八路军386旅、决死三纵队等在东、西坞岭严密伪装设伏,敌机多次侦察均未暴露。当汀店战场溃逃日伪军驱车进至伏击阵地时,按预定信号,沿山伏击的轻重机枪一齐开火,参战将士在“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口号鼓舞下,士气高涨。经过三天激烈战斗,东坞岭大捷:日伪残部1500余人大部被歼,200余辆汽车全部烧毁。


1938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在汾(阳)离(石)公路三战三捷。日军在进攻武汉、广州期间,以5万余人在数十架飞机配合下,分“二十五路围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并施放毒气。10月1日,军区学兵营第3连第3排为掩护机关转移,在五台城南教场作战中全部壮烈牺牲。9-11月晋察冀边区军民(3个阶段)反围攻胜利结束,共进行大小袭击战和伏击战136次,歼日伪军5200余人,缴获长短枪570余支、轻重机枪49挺、各种车140余辆及曲阳县高门屯据点日军全部粮食。 


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10月5日,大会主席团向晋察冀军民发电慰勉,评价晋察冀边区已“成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注一/2)


12月八路军第129师师部率第386旅主力进入冀南;第120师主力东进冀中;第115师主力挺进山东。


注:基本资料来源请阅:


http://hzzz999.home.news.cn/blog/a/010100192D680C5E7CD87B3F.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fb7b38010191p9.html


注一:引摘自《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8月第一版)


      1、第十一章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初创/受命之后


      2、第十二章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巩固/游击战与歼灭战


注二:本文未注明引摘均自魏国英:论朱德在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役中的战略决策和指挥艺术


参阅  1、徐向前:我是如何粉碎日军对晋东南的九路围攻的


      2、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文献中心 >> 党政文献/党史研究/王金海


注三:详见基本资料来源/经典著作


1、陕甘宁边区“是一个民主的抗日根据地。”“边区各级政府都是由人民投票选举的”,“无论哪一种职业的人,无论从事什么活动,都能发挥他们的天才,有什么才干的人都可以表现出来。”“仅仅限制汉奸的活动,对于汉奸,是不给任何自由的。”“这里留了八路军的一部分,还有地方武装部队。”“能够官兵打成一片,军民打成一片,使在抗日战争中表现不能被战胜的力量。”引摘自《毛泽东文集》第二卷(1938年7月2日)“同世界学联代表团的谈话”


2、“抗日游击战术的基本形式不是别的,而是突然袭击的进攻。”[摘自朱德(一九三八年)《论抗日游击战争》“抗日游击队的战术” 第一节 总则] 


注四:出席会议的有八路军和决死队旅级以上干部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王新亭、徐海东、薄一波、朱瑞、李达等,还有国民党驻晋东南地区各部少将级以上将领(师级以上)30余人。朱总指挥总结了抗战8个月来的战果和存在的问题,报告要点;(一)必须改造旧政权,实行民主政治;(二)军队要实行战时的政治工作;(三)要武装民众,发展游击战争。对俘虏政策和对汉奸的政策作了详细说明。彭副总指挥作了《第二期抗战与我们的任务》报告。指出:“这次会议是继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广州两党高级军事会议以来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两党两军的又一次高级军事会议。”“山西周围都是大山,并且五台山脉连贯到热河和山海关。假如我们能够利用这种有利的地势,随时可以截断平汉、平绥、正太、同蒲以至于北宁路威胁平津”,牵制敌人的南下和西进。报告内容为:对敌人作战计划的判断;持久战争中敌我的形势;蒋委员长命令我们在华北坚持抗战的意义;华北坚持抗战有利的条件与个别困难;我们第二期抗战中的基本任务。这次会议还根据阎司令长官的决定,将各县公安局、自卫队一律改为游击队。会议期间,对搞磨擦的朱怀冰等国民党将领阻挠团结抗日的行为作了针对性疏导。会上还以神头战役为例,进行战略战术研究,指出死守阵地的弊端和错误,说明胜利在于改变战术、军队士气和民众支持。又请与会将领亲眼共睹响堂铺伏击战。左权同志还针对决死队没有实战经脸的问题,讲解了打日本必须集中几倍于敌的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三打一”战术,当会决定毕占云去决死队当参谋长,提高决死队军事素质,特别是战略技术和作战技术。[会议更多内容详见(注二)]


(待续)